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

(2)变法中具体的哪条措施又使得材料二中所述“旧贵族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谈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4)根据商鞅变法的结果或个人结局,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1)①确立县制 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3)成功了。因为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已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①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②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答到任意一点均给分)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材料一“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的信息可知,这是商鞅变法的设立县制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据材料一“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信息可知,这句话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措施。 (2)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的内容使得材料二中所述“旧贵族既得利益受到损害”,最终遭到了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商鞅被车裂而死。 (3)根据材料一“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和材料二“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因为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已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根据商鞅变法的结果或个人结局,依据所学可知,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同时改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要与时俱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秦朝时,有900多名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他们在途中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误期都要被斩。于是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两个押运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他们举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有人认为如果他们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4)假如你是国家的主要管理者,你将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史实中吸取什么教训?

 

 

查看答案

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小齐同学很喜欢看电视剧《封神榜》,当看到周文王在牧野战胜商纣王并建立了西周时他乐不可支。( )

 

查看答案

以下古代官员中,直接负责监察工作的有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太尉

④刺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