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l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1820—1870年,世界头号的工业国家有哪些?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 (3)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 (4)美国和德国后来者居上;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 (1)根据材料一 “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可以判断指的是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场革命中瓦特改良的机器被广泛运用到各个生产部门,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使机器大生产迅速展开,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化核心(动力)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因此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根据材料二“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所以这场“革命”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汽车和飞机这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根据图表“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可知,1820—1870年,世界头号的工业国家是英国;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 (4)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的比重发生美国和德国后来者居上;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这两个国家走在其它国家的前列,经济发展迅速。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革命从那国开始,那国发展就比较迅速;科技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不朽的文学作品,也因此得到了后世的尊敬,下面这些尊称中哪一项不是送给他的

A. 天才的艺术家    B. 心理描写大师

C. 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D. 俄国革命的镜子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 牛顿的经典力学

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

2009212日,世界上许多国家举行活动,隆重纪念一位科学家诞辰200周年及其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活动纪念的这位科学家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哥自尼

 

查看答案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

A. 贝多芬    B. 梵高    C. 列夫·托尔斯泰    D. 拿破仑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