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4)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1)①东周;②战国。 (2)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或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3)焚书坑儒。儒家思想。 (4)追求大一统。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开始。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因此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是东周,②是战国。 (2)根据材料二“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可得,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或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3)第一小问,根据题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了焚书坑儒。秦始皇发布焚书令,焚毁大量书籍。同时又把暗中批评秦始皇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因此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4)根据材料一国家由春秋战国的分裂到秦汉的统一、材料二西周分封制使周王朝紧密联为一体、材料三秦汉统治者采取措施巩固大一统可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追求大一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2)图三反映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3)以上三图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现象?

(4)如果你生活在这个时期,你会接受哪个学派的治国观点?为什么?

 

查看答案

徐州学者王文正认为:若无东汉楚王刘英、下邳笮融、南朝刘裕、梁时萧衍等徐州籍人崇佛,就不会有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描述的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盛况。请问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B.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C. 三国两晋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A. 印刷术

B. 火药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查看答案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人物在《史记》中应该没有记载的是

A. 秦始皇

B. 陈胜

C. 汉武帝

D. 曹操

 

查看答案

书法是以中国传统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汉字为对象,以书写功夫为基础,用以宣泄情绪、创造美感的艺术。下图是古代某著名书法家的一部作品的局部,这位书法家是

A. 王献之

B. 顾恺之

C. 王羲之

D. 张仲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