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据所学知识,举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2)指出材料一中“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和实现“自强”的途径。

(3)材料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中的《万国公报》《时务报》《国闻报》的创办者分别是谁?这些报刊在当时的作用是什么?

 

(1)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或建设新式海军。 (2)维护清朝统治;购买外国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改革科举。 (3)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严复;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所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或建设新式海军。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实现“自强”的洋务运动的途径有购买外国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改革科举。 (3)关键材料二“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所以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国公报》《时务报》《国闻报》的创办者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严复;这些报刊在当时的作用是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 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 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 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查看答案

孙中山发表宣言,谴责袁世凯“推翻民国”,号召全国人民“猛力进行”,以除去此“国贼”。该宣言应发表于(   )

A. 兴中会成立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二次革命”时期    D. 护国运动时期

 

查看答案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组,我却说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 护国运动

B. 武昌起义

C. 戊戌政变

D. “二次革命”

 

查看答案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 兴中会

B. 国民党

C. 强学会

D. 共进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