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 项羽势力强大,一味依赖武力

C.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D. 项羽在巨鹿兵败自刎

 

B 【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清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势力弱小,但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B项错误,符合题意;C项正确,不合题意;刘邦和项羽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A项正确,不合题意;最后,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D项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B. 起义爆发的的时间是公元前207年

C.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 起义并没有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

 

查看答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监察功能的官员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司隶校尉

 

查看答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王毕,四海一”等,你知道“四海一”是在哪一年吗

A. 公元前230年    B. 公元前221年

C. 公元230年    D. 公元221年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孙武

 

查看答案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关于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    B. 位于岷江中游

C. 著名的水利工程    D. 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