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完成下表: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列举1839年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至少两位)

(3)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原因。

(4)如图,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依据下列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5)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1)①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左宗棠等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当时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等。(随意两点即可) (4)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5)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等、牺牲精神(观点正确皆可)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依据所学可知,面对中华民族的危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冲向敌舰,壮烈牺牲; (3)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一再失败,主要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当时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等; (4)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有图一的洋务运动,图二的戊戌变法、图三的辛亥革命、图四的新文化运动; (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等、牺牲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外国战争(指鸦片战争)出人意料的结果乃是中国之开放,如今,倘此次革命将推翻偶像之崇拜而开放门户,使(基督教)福音得普遍传播于全国则其结果岂非同样奇妙耶?

——美国牧师罗孝全:《洪秀全革命之真相》

材料二“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教的启示。……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拥有财产的人恨入骨髓……天王兄弟及其臣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相约的义务呢?这是极不可能的

——美国公式向国务院的报告,见《美国侵华史》

材料三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歌,内容是:“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材料四义和团民谣:“最恨合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申。”“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材料五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战士,并无耻的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这得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新宗教”指的是什么?美国对太平天国运动持什么态度?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头军”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4)材料五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冲击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材料一中的福州船政局是在哪次运动中创办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是该运动中的哪一项措施培养出来的?

(2)材料二的图片形象的反映了我国近代一段十分重要的历史,请你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含义。

(3)材料三的“___________”上应该填写哪一历史事件?从材料可见,该运动具有怎样的作用?

(4)结合三则材料,你发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查看答案

判断题:

 

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以上表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表中所表达的的意思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B”;是以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C”。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都有英国,其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都曾攻占北京。

(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除《辛丑条约》外都有割地的内容。

(5)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答案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 民主集中的组织与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查看答案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动

D. 中国共产党诞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