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1)过群居生活. (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开始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代开始. 【解析】 (1)由材料一的“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可知,当时人少禽兽多,人类要存活下去必须群居,与禽兽斗争,所以答案是群居生活。 (2)由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可知,当时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了。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依据材料三的“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可以得出结论,当时已由使用天然火到使用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发生了这种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丝绸之路形成于我国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指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

(3)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主要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题文)某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贺兰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形势

C. 秦朝统一    D. 三国鼎立

 

查看答案

东汉的建立者是(  )

A. 刘邦    B. 刘彻    C. 刘秀    D. 刘备

 

查看答案

(题文)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 三国中的魏国

B. 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D. 三国中的蜀汉政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