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在古希腊的城市里,男孩从7~12岁上学,在学...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在古希腊的城市里,男孩从7~12岁上学,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锻炼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讨论,从而增强体魄,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图二: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城外创建太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封建统治的人才。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儒家经典,学成后经考试按等第录用。

图三:博洛尼亚位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出现了以研究商法著称的博洛尼亚法律学校,随着学科不断增加,学校组织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

(1)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三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哪方面的情况? 简要评价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意义?

(4)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愿意去哪里上学? 简要说明理由。

 

(1)A; (2)可从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学习目的(办学目的)国家、朝代等方面回答。 (3)教育;大学是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被誉为“中世纪最美丽的花朵”。他虽长期处于教会的影响下,但对欧洲新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选择古希腊或中国(汉代),或大学均可,阐述理由要言之有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物资料是实际存在的有关历史的、真实存在的东西作为资料。文献资料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因此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实物资料。 (2)根据图片和文字介绍,能获得的历史信息点。信息点一是在古希腊的城市里,男孩从7~12岁上学,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信息点二是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城外创建太学。信息点三是11世纪,出现了以研究商法著称的博洛尼亚法律学校。 (3)根据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古代教育方面的情况;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愿意去中国(汉代)上学;因为在太学里学习儒家经典,学成后经考试按等第录用而就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

A. 基督教的传播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79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上述材料无法提取的信息是

A. 查理大帝实行鼓励基督教的政策

B. 什一税最终以货币的形式缴纳

C. 中世纪西欧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D. 宗教对西欧农民产生了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

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取得自由,一般以赎买和武力斗争为手段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般以封建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证书为凭据

③自治城市中的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④取得自由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或领主的控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提供他和他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发达

B. 严格禁止竞争

C. 基本自给自足

D. 自耕农为主体

 

查看答案

关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阿拉伯数字”和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B. 给中国带来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C. 将大量的希腊、波斯的典籍译为阿拉伯文

D. 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