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必须经过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李大钊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刊物是在何时何地由谁创办的?该报刊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图三人物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他是谁? 他领导的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4)材料三中的“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什么?

 

 

(1)图一刊物是1915年在上海由陈独秀创办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陈独秀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德、赛两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 (4)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青年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根据图三人物陈独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是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 他领导的这场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德先生”“赛先生”各指民主和科学。因此“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它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因此“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是(     )

A.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查看答案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这次罢工是被哪一北洋军阀血腥镇压

A. 袁世凯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段祺瑞

 

查看答案

“……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下列不属于中共“一大”内容的是

A. 通过了党的纲领

B. 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C. 推翻帝国主义

D. 实现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救亡图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