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一:“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钢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

——《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提及的是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印刷方法的发明者是谁?隋唐时期使用的印刷方法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宋代开始用人工磁铁制成的工具叫什么?北宋末年开始在中国的海船上使用的航海工具是什么?

(3)材料三中“火药”发明于哪一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是在哪一时期?请举一例“管形火器”名称。

(4)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1)毕昇;雕版印刷术。 (2)罗盘:指南针 (3)唐朝:宋元时期;突火枪(火铳) (4)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制成“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人们制成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代发明了火铳。 (4)依据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历经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佛学大师”是谁?由他口述,弟子记录成册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高僧”是谁?他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3)材料三中“郑和率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郑和远航有何意义?

(4)材料四体现的是清朝的哪一政策?

(5)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对比,谈谈对外开放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威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偻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他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统治机构。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威继光率军英勇作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个事件的性质如何?

(2)材料二中被台湾人尊称为“开台圣王”的人是谁?我们应如何评价此人?

(3)材料二中“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个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4)材料三中“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哪一条约?

(5)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为了捍卫领土主权,自古就有的精神是什么?

 

查看答案

列举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两项平定叛乱的事件。

 

查看答案

列举明朝两部著名的关于农业与科技方面的著作名称。

 

查看答案

请观察明长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是哪里?

(2)明长城的西端终点是哪里?

(3)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4)明长城的修筑对当时和今天各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