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贸易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怎样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了什么禁烟壮举?

 

(1)据材料一“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可知,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处于入超地位. (2)观察材料二“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图表”可知,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现激增的趋势. (3)据材料三可知,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造成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 (4)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答案为: (1)状况: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处于入超地位).(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趋势:激增. (3)危害: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 (4)壮举:虎门销烟.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节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反映了中英贸易的状况是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激增趋势。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危害是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英属东印度公司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 640万两,1800—1810年则达2600万两……1831—1833年间将近有1 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众吸食鸦片图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三 

材料四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中英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炮子谣》中提到了鸦片哪几个方面的危害?

(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依据材料四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二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3)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结合学过的内容列举出来。  

(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查看答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

 

查看答案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华尔    D. 洪秀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