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是( ) A. 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B. 大肆迫...

4世纪末,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是(  )

A. 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B. 大肆迫害基督教徒

C. 禁止基督教传播    D. 阻拦行省总督信教

 

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基督教逐渐传遍全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洲文明起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文明主要属于(   )

A. 原始社会文明    B. 奴隶制城邦文明

C. 封建文明    D. 资本主义文明

 

查看答案

成为古代埃及文明标志是( )

①金字塔 ②空中花园 ③狮身人面像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古老的国度”是指哪一国家?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此帝国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其文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材料二 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在经济上,围绕土地和部民实行了全方位改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封君和封臣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一改革?简述这一改革经济方面的举措。

(3)材料三记载了哪国的哪一改革?概括材料三的改革举措。 (4)上述三国改革在影响上有何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A概述古代埃及的地理地貌状况。其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2)图B反映了哪一建筑?该建筑有何历史意义?

(3)结合图B建筑的修建,概述古代埃及的政治特征。

(4)图C反映了古埃及人发明的什么文字?19世纪该文字被识读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