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由中国的禁烟运动引起的...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由中国的禁烟运动引起的

②两次侵略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禁烟运动引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制造借口发动的,所以①说法错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国和法国,所以②说法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所以③说法正确;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是资本主义对手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洋务运动破产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查看答案

李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知识结构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战”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

A. 康有为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材料三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二反映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发生什么变化?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