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材料二:在希腊的辉煌时期,它并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数个小聚落分区统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称的城邦。……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

──约翰·郝斯特《欧洲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的主要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民主政治的原型”从哪一城邦发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该特点由什么状况决定的?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3)你是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的民主政治”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禁止哪些人的通行?(要求具体指出)

材料四: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马共和国时期武力征服世界的史实一例。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指什么?

(5)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与前两次征服世界的特点有何不同?

材料五: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6)根据材料五,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

 

(1)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2)雅典;小国寡民 (3)只是少数奴隶主享有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任意两点) (4)布匿战争;《十二铜表法》; (5)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6)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的信息可知,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2)依据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民主政治的原型从雅典城邦发源,尤其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该特点由小国寡民的状况决定的。 (3)依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奴隶主享有的民主;占雅典大多数人口的外邦人、妇女、奴隶都不能参加公民大会,不享有民主,所以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的民主政治”;所以材料三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禁止外邦人、妇女、奴隶通行。 (4)依据所学可知,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了一场著名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这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武力征服世界的史实;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5)根据材料四“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与前两次征服世界的特点不同,第三次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6)根据材料五“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画《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在(     )

A. 达·芬奇成功应用“圣像图”的画法

B. 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C. 它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

D. 它充分体现了神权的力量

 

查看答案

(题文)“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哈特评论的是(   )

A.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B. 基督教的传播

C. 文艺复兴    D. 庄园的出现

 

查看答案

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

A. 富裕的农民    B. 骑士    C. 乡绅    D. 贵族

 

查看答案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A. 城市公民    B. 城市居民

C. 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罗马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罗马民法大全》反对奴隶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B.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C. 新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 《罗马民法大全》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进步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