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进一步深化改革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进一步深化改革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时间、效仿对象、主要内容。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写出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材料三 

(3)你认识图中的历史人物吗?任选一个写出其历史贡献。

 

(1)时间:646年。效仿对象:中国唐朝。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2)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3)图(a)是克洛维,图(b)是查理大帝,他们分别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因为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通过改革,日本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返修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在这种制度中,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3)依据图片的内容可知,图(a)是克洛维,图(b)是查理大帝,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诡异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是上古文明古国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a)图(b)中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古国。

(2)根据下面古罗马历史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建立帝国”和“达到全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 迦太基 屋大维

(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东西方上古文明的异同。

 

查看答案

查士丁尼一世(483—565年)又名查士丁尼大帝,出生于东罗马帝国,是拜占庭帝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下令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罗马民法大全》),成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后,征服地区大都丧失。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查士丁尼生活在3世纪中期

B. 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

C. 查士丁尼对外征战,领土大幅度增加

D. 查士丁尼时期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

 

查看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某帝国说: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老师介绍的是下面哪一帝国

A. 亚历山大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查看答案

西欧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色,也是社会的主要形式,下列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 庄园经济开始于9世纪,兴盛于11世纪

B. 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直领地、份地

C. 共用地可以供全体佃户使用

D. 庄园内发生纠纷,需交付地方法院审理

 

查看答案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