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他参观的地点是(   )

A. 云南省元谋县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山东泰安大汶口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省余姚河姆渡;他们有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所以说被袁隆平称为“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因此他参观的地点应该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学者推断    C. 考古发掘    D. 史书记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在长江流域    B. 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

C. 最先在1929年被发现    D.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查看答案

生活在距今(2019年)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查看答案

“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 300万年

B. 170万年

C. 70万年

D. 20万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方面对于动物、植物以及生态环境操纵的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摘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彩陶形制美,面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周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以及其耕种的农作物?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居于“宫室”的原始遗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