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哥伦布在与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的通信中得到一张地图,图上标明: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直达东方的印度、中国和日本等盛产香料和宝石的国家,而不是向南航行绕过非洲才能到达……十五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造船、航海和绘图技术等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它们都能够建造新型的、轻便、安全的多桅快速帆船,特别是三角帆的利用,及从中国传来的指南针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一个最切实的安全保障。

——《世界历史》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应当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材料中的王应该是那个国家的国王?

(2)依据材料指出,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哥伦布能顺利西航的条件有哪些?

 

(1)地方:美洲。王:西班牙国王。 (2)目的:建立殖民地,使它的居民纳贡。 (3)相信地圆学说。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使用。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最终到达古巴和海地。但是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因此材料一中所说的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应当是现在的美洲。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进行远航,因此“王”指的是西班牙国王。 (2)根据材料一“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等信息可知,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目的是建立殖民地,使它的居民纳贡。 (3)根据材料二“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直达东方”可知,哥伦布能够顺利西航的条件是相信地圆说;根据材料二“葡萄牙、西班牙的造船、航海和绘图技术等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可知,哥伦布能够顺利西航的条件是造船技术发达;根据材料二“从中国传来的指南针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一个最切实的保障”可知,哥伦布能够顺利西航的条件是指南针的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1)依据材料指出,西班牙国王派遣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什么、哥伦布主张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哥伦布如此满怀信心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哥伦布如此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3)新航路开辟有什么重要的积极作用?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的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三  2007年3月25日是英国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这个纪念日是很特别的一天,20年前英国国会废除奴隶贩卖,并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这制度是人类史上羞耻的一段历史。”

(4)“这制度”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它对当时的英国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图片,据此判断,这幅图片与下列哪一项史实对接最恰当

A. 无敌舰队

B. 海上马车夫

C. “日不落帝国”

D. “三角贸易”

 

查看答案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表示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

A. 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

B. 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

D. 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致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而殖民者却从中大发横财的历史史实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英荷战争

D. “三角贸易”

 

查看答案

17世纪的世界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上演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A.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B. 英国、西班牙、荷兰

C. 英国、法国、荷兰

D. 英国、法国、葡萄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