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为此,七年级(5)班历...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为此,七年级(5)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开展一期“走进秦始皇”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探究活动中的部分栏目,请你参与制作。

(历史回眸)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1)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________、赵、________、楚、________、齐六国。秦国于公元前__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名人评价)

(2)自古以来,人们对秦始皇评说不一,毁誉参半。下列是两位历史名人对秦始皇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把他们评价的史实依据补充完整。

名人评价

史实依据

翦伯赞:“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

 

贾谊:“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评价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

(4)综合上述探究活动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韩 魏 燕 221 (2)翦伯赞: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反击匈奴,修建长城等。贾谊: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残酷的刑罚;焚书坑儒等。 (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4)①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来进行评价。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因此填写韩、魏、燕、221。 (2)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是因为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反击匈奴,修建长城等。②贾谊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是因为秦的统治时期,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残酷的刑罚;焚书坑儒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一句话概括评价,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来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材料一中的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3)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跻身社会上层,那么他实现理想的最快途径是什么?

(4)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材料二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2)材料二中平王何时迁都洛邑?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平王迁都洛邑以后,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请列举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霸主。

材料三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及其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史读本》

(4)材料三中“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指的是这一时期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认为,这一时期的兼并战争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水稻。(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传炎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产工具的变迁彰显着时代进步。

(1)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其中农业工具以________最为典型。

(2)商周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农具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查看答案

历史上有一些重要战役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1)炎黄部落打败东方蚩尤部落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

(2)周武王灭亡商朝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_。

(3)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4)公元前119年,西汉取得____________的胜利,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