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国民革命的“目的”和“经验”。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国共联手”是指什么事件?正式“联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国共联手”的“革命”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1)目的:追求中国的自由平等。经验: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2)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 (1)据材料一“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可知孙中山国民革命的“目的”是追求中国的自由平等;据“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可知孙中山国民革命的“经验”是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2)前一问据材料二国共联手的目的“荡平军阀促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联手”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一问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1926年7月开始了北伐战争,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论结合是基本的史学素养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B.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查看答案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 )

A. 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B. 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 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    D. 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查看答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193510 月毛泽东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词。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查看答案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次反“围剿”    B. 第二次反“围剿”

C. 第三次反“围剿”    D. 第五次反“围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