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据史载:有一次清军经过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某个地方时只好换上警察的服装。与这一...

据史载:有一次清军经过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某个地方时只好换上警察的服装。与这一“更衣”事件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暖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D 【解析】 依据题干“有一次清军经过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某个地方时只好换上警察的服装”,反映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不再是清朝的管辖范围,相关内容与《辛丑条约》有关。结合课本所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故清军经过此地时要“更衣”。D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涉及的地点,割香港岛给英国,A项不合题意;《瑷珲条约》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等60多万平方千米,B项不合题意;《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 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

A. 赔款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割地    D. 允许开设工厂

 

查看答案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 中俄《瑷珲条约》 的影响

C. 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 《辛丑条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侵略与屈辱    B. 救亡与探索    C. 反抗与斗争    D.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查看答案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  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