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龙华区发展简史,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

阅读龙华区发展简史,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龙华区。下辖六个街道。以其中的龙华街道为例,1949年以来的发展简况如下:1958年3月,上级将宝安县观澜区一分为二,分置龙华乡、观澜乡。同年10月,龙华乡与观澜乡合并成立“红色人民公社”,后改名观澜人民公社(观澜人民公社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今龙华区)。1961年7月,龙华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1983年7月,龙华人民公社改为龙华区。此前,龙华一直以农业为主。至今保存的“牛地铺”、“牛栏前”等地名,是那时农业经济发展的写照。1986年10月,龙华区改为龙华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镇先后建立了多个工业区,并形成了“工业路”。1988年,台资企业富士康集团在龙华投资设厂。在此前后,一批中小企业在龙华迅速发展。龙华在由乡村走向城市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请回答:

问题一:1958年3月到7月,龙华、观澜2乡,变成了“红色人民公社”,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建设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问题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建立多个工业区,井引进富士康等企业,得益于科么政策?中国实行这一政策,是从何时开始的?

问题三:龙华区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一部分。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历史作用?

 

问题一:背景: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速度快,公有制规模大。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当时迫切要求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违反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问题二: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问题三: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作用: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解析】 问题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高速度,公有制规模大;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当时迫切要求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是由于急于求成,违反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问题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建立多个工业区,并引进富士康等企业,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问题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特”表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推动了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了对外交流;发展了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和亲戚家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要获得第一手资料,主要运用

A. 调查访问法

B. 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C. 召开学术交流会

D. 阅读网络资料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跟改革开放前相比,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 公交车

B. 火车

C. 飞机

D. 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查看答案

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改革开放前

C. 20世纪末 D. 21世纪初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 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单

C. 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D. 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

 

查看答案

“双百方针”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以下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C. 它是科学文化工作中一项长期性的指导方针

D. 1956年,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双百”方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