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学完抗日战争史,同学们对抗战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学完抗日战争史,同学们对抗战的历史还记忆犹新。借此机会,八年级同学进行了“课外学史”的探究活动并相互交流探究方法。请你参与探究。

方法一:听歌学史“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歌曲《松化江上》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歌曲《卢沟桥之歌》

方法二:观影学史

方法三:读报学史

请回答:

(1)“方法一”中的两首歌曲分别反映日本侵华的哪两个历史事件?

(2)“方法二”提及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总指挥者分别是谁?

(3)“方法三”中的报纸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胜利的史实。请你概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读史明志。在中国近代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一定感动过你。请你写出你印象最深刻的、近代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并用一句话写出他的事迹。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2)李宗仁、彭德怀。 (3)抗日战争胜利原因: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4)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关天培和陈化成在鸦片战争中誓死抵抗英国侵略者;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舰船撞日舰;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 【解析】 (1)根据方法一中的内容可知,第一首歌《松花江上》反映的是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第二首歌《卢沟桥之歌》反映的是日本发动的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的重大胜利。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包括: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关天培和陈化成在鸦片战争中誓死抵抗英国侵略者;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装累牺牲;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据此作答:

(1)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2)写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写出一位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4)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__________;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查看答案

1945年的8月,美国向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投下两枚原子弹。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的胜利洗刷了近代百年的耻辱。

(1)______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由林彪指挥的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

(3)______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