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是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经济篇) 材...

中国是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经济篇)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

(1)唐朝时重视农业发展,列举唐朝时跟农业有关的两种农具。

(2)北宋时,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是什么?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3)下图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4)下图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

(开放篇)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全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5)哪位皇帝在位时赴日高僧鉴真为日本设计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的名称是什么?除鉴真外,玄奘西游求佛,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

(6)唐朝的对外交往繁荣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1)曲辕犁、筒车 (2)占城稻 (3)秦 (4)交子 (5)唐玄宗唐招提寺《大唐西城记》 (6)国家要有稳定的局面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朝时重视农业发展,唐朝的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通车,那时人民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朝时期,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能手,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3)依据材料的图片内容,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下图样式的钱币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统一的货币,有效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下图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宋朝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繁荣兴起的纸币,它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5)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朝时期,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是高增玄奘,玄奘西游求佛,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6)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朝的对外交往繁荣,注重发展同外国之间的友好来往的关系,加强同外国的交流和学习,这告诉我们国家要有稳定的局面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和优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子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垮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中四个“他”的姓名。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至少归纳两点。

(3)上述材料说明辽、宋、夏、金、元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学习宋元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步加强

 

查看答案

宋代时,下列哪些生括场景是存在的

①淮河流域的人民可以吃到占城稻

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③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④晚上实行“夜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 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 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

C. 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文化

D.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查看答案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这最主要反映了宋朝什么经济现象

A. 造船业发达

B. 市场繁荣

C. 造船为政府创造丰厚收入

D. 海外贸易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