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朝都重视发展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朝都重视发展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摘编自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明朝晚期,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后来,沙俄向这一带扩张势力,土尔扈特部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历经艰辛,终于重返祖国……

—摘编自《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并归纳这些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辽宋议和”的名称。概括宋与辽、西夏签订和约起到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摘抄能反映他们回祖国后受安置情况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提一个建议。

 

(1)表现: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友好的“和亲”政策。 影响: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与交融或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2)名称:澶渊之盟。积极作用:带来了和平的局面;使边界贸易兴旺或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3)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关键词:优恤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建议: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友好相处,加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友好的“和亲”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与交融或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议和”的名称是澶渊之盟。宋与辽、西夏签订和约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带来了和平的局面;使边界贸易兴旺或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能反映他们回祖国后受安置情况的关键词是优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为祖国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就要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友好相处,加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繁荣与开放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查看答案

清朝大臣胡中藻因在诗中写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而被杀,这件事反映的是(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厂卫制度    D. 文字狱

 

查看答案

1662年,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 郑和

B. 戚继光

C. 康熙帝

D. 郑成功

 

查看答案

明朝建立后曾多次修筑长城,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就是那时修筑的,它东起鸭绿江、西至

A. 玉门关

B. 嘉峪关

C. 居庸关

D. 山海关

 

查看答案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都出自文学作品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