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D. 南方的手工业超过北方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是说,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东南地区,说明了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查看答案

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

 

查看答案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被当时的帝王誉为“镜子”,这位帝王是

A. 汉武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大运河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你以“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主题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材料四:乾隆帝70寿辰的时候,六世班禅亲率随从,不远万里,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庆典。乾隆帝非常高兴,特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须弥福寿之庙由两个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武的平顶大红台。

(3)材料三中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清政府是怎样处理该事件的?并指出清朝为加强对西南和东南、西北边疆的管理所设置的机构(官职)。据材料三、四能体现清朝的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五:2014年3月1日晚21时许,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伙暴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已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现已查明,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如何看待材料五这种行为?

(5)“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