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材料一是唐朝哪位诗人的诗句?他被尊称为什么?另一位与他齐名的大诗人是谁?

(2)材料二是北宋哪位词人的作品?宋代还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你知道她是谁?

(3)请写出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及作者。

 

(1)杜甫诗圣李白 (2)辛弃疾李清照 (3)《红楼梦》一曹雪芹《三国演义》-一——罗贯中《水浒传》一——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知诗句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的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杜甫被称为“诗圣”;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齐名,人称“诗仙”。 (2)根据材料二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材料二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生活在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成书于明朝中期的《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创作而成,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构建知擐结构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强同学学完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明清时期的历史后,设计了下列知识结构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1)请将上述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

                                                                                                              (11)          

(2)结合上述知识结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指出从明朝列清朝在对外交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由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反映出“苏湖”在当时有什么重要地位?从材料二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图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A反映了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是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人物)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历史的参考书,他历尽艰险到____(地点)取经。图C是____(人物)的塑像,他是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地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他在位时的年号是什么?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全盛时期”又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怍。下列著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B. 《本草纲目》——李时珍

C. 《天工开物》——贾思勰

D. 《农政全书》——徐光启

 

查看答案

气势磅礴的明长城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

C. 西至嘉峪关东起鸭绿江

D. 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