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提问:“这台...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提问:“这台机器姓‘社’还是姓‘资’?” 他意味深长地说:“这台设备原来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在它姓‘社’,因为在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这段话

A. 强调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C. 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D. 指出了姓“资”姓“社”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中强调的“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点指出了判断市场经济姓“资”和姓“社”问题,是要看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ABC项表述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宣传画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 改革开放的历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查看答案

(题文)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承包的田里精耕细作

B.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 美丽的海港城市厦门,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D.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发展实现了历史大跨越。1980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自由贸易试验区

 

查看答案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查看答案

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C.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D. 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