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就...

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断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坂级之间服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宣《中国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指施的实质。

材料二:

(2)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材料二分析推动这一成就取得的一系列政策性因素。

 

(1)措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2)本改革开放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南方谈话。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有: 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仔细观察材料二线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策性因素有:改革开放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前1世纪

公元前1世纪-

公元400年

401-1000年

100--1500年

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编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列举中国古代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

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入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東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改编

材料三:

——中国地图出版社《历史与社会图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优越的政治制度”及奠定其法律基础的文献。

(3)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良者者是谁?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该机器的改良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金华籍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的杰出贡献是(  )

A. 组织撰写《修辞学发凡》

B. 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C. 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

D.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查看答案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迄今为止,在我国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珍品是(  )

A. 东阳卢宅    B. 金华天宁寺    C. 金华八咏楼    D. 武义延福寺

 

查看答案

“1942年6月,美国海军和空军毁灭性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了训练有素的海空军骨干力量,再也无力进行战略进攻了,丧失了海战的主动权。”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 中途岛海战    B. 阿拉曼战役

C. 西西里岛登陆战    D. 诺曼底登陆战

 

查看答案

“人类精神和文化至少已经历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在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第二次以启蒙运动为标志,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在这“两次伟大的觉醒”中,中国的代表人物有(  )

①孔子;

②徐光启;

③黄宗羲;

④陈独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