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用山上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算完事,都不刨光一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就加上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

材料二:舜在历山耕田,不多久,当地的农人,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到晋泽地区去打鱼,不久那里的渔民也争着互让渔场;舜又到河滨去制陶,不久河滨陶工的陶器制作得既关规又耐用。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 镇,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

材料三:禹率领百姓开山劈石,治水十分艰苦,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1)尧、舜、禹的身上各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当时出现了哪种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在当今社会这三位古代贤人的美德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十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2)禅让制;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领导的制度。(3)三位贤人的美德如勤俭自律、品行仁厚、为人谦让、爱护百姓、以身作则等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 镇,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治水十分艰苦,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可知,)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十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有德的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让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被称为禅让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禅让制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领导的制度。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三位贤人的美德如勤俭自律、品行仁厚、为人谦让、爱护百姓、以身作则等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在一部反映中国远古人类生活的纪录片中看到以下字幕:他们生活在周口店地区,已经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火,但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据此推断,这部纪录片介绍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现代人

 

查看答案

《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 B. 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 半坡氏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D.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应是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阪泉之战

D. 巨鹿之战

 

查看答案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活方面的共同点是(   )

A. 房屋都以半地穴式建筑为主

B. 都以制造黑陶为主

C. 都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

D. 都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

 

查看答案

由中国文化中心、德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欢度春节·精彩江苏”(德国)非遗展于当地时间112日晚8时在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购物中心举行。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丰瓷刻的亮相,博得现场观众赞不绝口。回顾历史,下列掌握了象牙雕刻技术的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