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反映梁启超预测青年由从事文化运动转变为从事有效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五四爱国运动,而义和团运动只是一场农民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兴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一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强学会的成立

C.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 成立“兴中会”

 

查看答案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查看答案

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 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 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 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 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查看答案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 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 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 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 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