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人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从图2能获取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左倾错误。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4)法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经济: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单费等。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为“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它起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因此题干表格中①处填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②处填写: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③处填写: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2)根据图5“195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中的关键信息“早稻亩产36900多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造成了《人民日报》中出现的现象。(说出一项即可)。根据图6“1978~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6能获取的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改革开放)。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3)根据材料“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在法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启示:法治方面: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经济方面: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外交方面: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从法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回答,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写入了党章,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历史智慧的结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道路探索)

材料一: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1)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走“相反的道路”开始于哪一事件?

(依法治国)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建国后的哪一事件“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深化改革)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3)江苏GDP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确立与不断完善哪一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不忘初心)

材料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1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的会议是中共十八大。

判断:     

改正:     

 

查看答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判断:     

改正:     

 

查看答案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判断:     

改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