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我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

在我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唐朝把域外文化带人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宋朝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大大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和富足。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着怎样的意义?

材料四(清朝前期)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谈谈你的认识。

 

(1)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举两例即可) (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 市舶司 (3)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闭关锁国政策 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如唐朝对外实行了开放政策,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唐朝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学、典籍、书法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教,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等,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鼓励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主要以海路为主。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的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依据材料三信息“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大大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和富足。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所以,材料三评述是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依据材料四信息“(清朝前期)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中国却关起门了,即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侵略活动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这一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但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到明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强盛;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衰落。因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国际关系应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是怎样尊称他的?

(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之间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鼎立局面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有(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材料二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元朝的“四等人制”的看法。

(4)根据提示,填写与西藏相关的历史事件。

朝代

历史事件

意义

唐朝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关系。

元朝

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直接统辖。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清朝

③确立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

④1727年,设立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⑤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统治者均采取措施加以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元朝所实行的制度名称。

(2)宋太祖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除派文官担任地方官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3)朱元璋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改组”?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

(4)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

(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___

(2)北宋时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大力推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___

(3)元朝设置台湾府,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___

(4)1644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对应的名称。

(1)唐太宗虚心纳谏,大臣敢于直言,      前后进谏200多次;

(2)使北宋与辽由战争走向和平的盟约史称    

(3)南宋抗金将领     曾在郾城等地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

(5)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    

(6)清朝时握巴锡率领     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7)《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    

(8)清朝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的《红楼梦》。

 

查看答案

如果想了解明朝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