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 B. 提倡节俭 C. 善于纳谏 D. 重视农业生产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 隋朝的建立 B. 杨坚掌握北周大权
C. 陈朝的灭亡 D. 隋朝的统一
清朝时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能抵御外国的侵略吗?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1)图一人物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他统领的军队被誉为什么?
(2)这位人物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你如何评价他?
(3)图二在当时叫什么? 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4)图二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的出现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
(1)说一说:这一民谣中的“清”是什么意思?
(2)这个民谣反映了清朝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3)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