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故①符合题意;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故②符合题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隋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故③不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秦朝被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最后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故④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 变法违背民意    B. 变法深入贯彻    C. 变法遇到阻力    D. 变法宣告失败

 

查看答案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次会议颁布的?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3)20世纪末,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查看答案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经历69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请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而实行了什么计划?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2017年,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命令美军参战,支援南朝鲜军;同时命令第七舰队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组织所谓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的决议。这样战争的性质改变了,侵略矛头明显的指向中国。

—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汉区小平和尼克松、卡特、基辛格等中美两国老二辈政治家,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推动两国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翻开了两国关系新的一页,对国际形势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源潮在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

材料三我和奥巴马总统都认为,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讲话要点路民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手段对付新生的中国?用一词语形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2)材料二中“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与材料一相比,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