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共产党官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延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871年革命发生后,巴黎人民把自己的政权叫公社,如果说以前的公社仅仪反映了要求共同幸福生活和平等自由的愿望,那么1871年的巴黎公社则受到了马克思主文的影响,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摘编自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安上册》

材料三  1917年11月 7日,随着阿芙乐尔号战舰发出的一声怒吼, 俄罗斯人民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摘编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据材料一指出《共产党宣言》在社会主义文献中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巴黎公社与以前公社的区别。

(3)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是谁领导的?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现代化的独特之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

 

(1)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特点:传播最广最具有国际性、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2)区别: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反映了无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领导者:列宁; 独特之路:社会主义道路。 (4)影响:为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部分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走了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材料一的“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可以概括出《共产党宣言》在社会主义文献中的特点是:传播最广最具有国际性、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2)据材料二的“如果说以前的公社仅仪反映了要求共同幸福生活和平等自由的愿望,那么1871年的巴黎公社则受到了马克思主文的影响,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可以概括出巴黎公社与以前公社的区别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反映了无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根据材料三的“1917年11月 7日,随着阿芙乐尔号战舰发出的一声怒吼”可知材料三的历史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是列宁。根据材料三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可以概括出“俄国现代化的独特之路”是社会主义道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为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俄国等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走了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刘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首先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胡乔木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写道,“我们不是为革命而革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斗争。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什么?为此,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作出了怎样的转移?

(3)材料三中“新的重大经济措施”具体指什么战略决策?据此决策当时在农村进行了什么尝试?为发展同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而开设的窗口称作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党的伟大转折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

 

查看答案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   )

A. 促进了国际合作    B. 促进了经济发展

C. 打击了恐怖主义    D. 维护了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2018 年江苏高考在安保方面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这一技术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重大成就(   )

A. 原子能技术    B. 空间技术

C. 计算机网络技术    D. 生物技术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 遏制苏联    B. 进攻苏联

C. 称霸世界    D. 避免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