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密切,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密切,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图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这二位东渡和西行的使者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1)玄奘。天竺。 (2)日本。佛经。 (3)鉴真东渡,前后六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意志坚定。( 【解析】(1)依据材料一图片“玄奘西行”可知,材料一的人物是玄奘,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依据材料二诗句“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可知,这反映的是鉴真东渡。结合课本所学,唐玄宗是,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携同弟子到达日本;在日本十年,鉴真传授佛经,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道艺”指的是佛经。 (3)依据材料一玄奘西行天竺、材料二鉴真东渡日本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实行开放和开明的对外政策;结合课本所学,鉴真东渡,前后六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前5次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面失明,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前往天竺取经,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近唐朝的帝王,一起感悟唐朝历史,领略唐朝皇帝的风采。

(1)图一、图二、图三中的帝王分别是谁?他们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2)他们在位期间都注用对人才的重用,请举二例加以证实。

(3)请简单评价三位皇帝中你佩服的一位。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查看答案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是(    )

A. 伊犁将军    B. 西域都护

C. 驻藏大臣    D. 乌里雅苏台将军

 

查看答案

电视剧《努尔哈赤》讲述了努尔哈赤传奇的一生,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A. 统一女真各部

B. 迁都北京

C. 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

D. 建立后金

 

查看答案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水经注》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