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数据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四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1)会议:万隆会议方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举例: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3)原因:国家的强盛,外交政策合理,顺应国际趋势等(答出两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变化: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答出两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一“……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反映了亚非国家思想意识、社会制度不同,但是可以求同和团结,即求同存异。结合课本所学,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根据题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间限定,结合所学知识,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等,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依据材料三数据变化可知得出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多,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结合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外交政策合理,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外交成就。 (4)依据材料四“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得出“一带一路”建设: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得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力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当时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综观上述几则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将毛泽东最伟大的贡献归纳为: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了人民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1)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人民政权”是如何“巩固的”?

材料二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列举两个一五计划中的成就。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

(3)依据材料三写出“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的表现。这些“严重挫折”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向雷锋同志学习

D.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23日,“第十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奖”颁奖礼在港举行,袁隆平、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等人士获选。袁隆平被人们誉为

A. “两弹”元勋

B. “杂交水稻之父”

C. “导弹之父”

D. 党的好干部

 

查看答案

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