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造成亚太地区局势紧张,引起世界关注。阅读...

近代以来,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造成亚太地区局势紧张,引起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回放)

材料一  战争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事件发起者和图一战争所签订的条约名称。列举图二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史实再现)

材料二  它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染指中国的协议。美国……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协议”是指哪一条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协议”的签署对美的影响。

材料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什么政策?促成材料三中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时政分析)

材料四      亚太的和平、稳定、繁荣属于全体亚太人民,亚太的未来要靠亚太人民携手创造。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是亚太大家庭的精神纽带,是确保亚太合作处在正确轨道上的重要保障。让我们脚路实地推进合作,扎扎实实采取行动,共同建设亚太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4)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材料四回答,为“共同建设亚太更加美好的明天”,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1)日本;《马关条约》;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一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冷战政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4)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友好互助,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关键信息“中国、黄海大东沟、威海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材料一图二的关键信息“日本偷袭珍珠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根据材料二的“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美国……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的内容。《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一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当时美国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所以中美25年没有交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促成材料三中这次“握手”。 (4)根据材料四的“亚太的和平、稳定、繁荣属于全体亚太人民,亚太的未来要靠亚太人民携手创造。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是亚太大家庭的精神纽带,是确保亚太合作处在正确轨道上的重要保障。”可以概括出为“共同建设亚太更加美好的明天”,中美日三国应构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友好互助,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的外交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放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2018423日)

材料二    1918年,正值马克思诞生100周年,北大红楼落成。不久,这里即成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无异于一盏明灯,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摘自新华网《水恒的真理时代的篇拿》(201855日)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六十八年国家建设和近百年党的建设成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有机结合,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摘自人民网《十九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材料一中《共产党言》问世的时间和1917年发生在俄国“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史实。

(2)联系所学的知识,列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3)材料二中“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是谁?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哪一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知识结构示意图一一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2)依据以上的“知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图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 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1992-2012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看中国数据一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4)依据材料四的两组数据,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17年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猴“华华”相继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院诞生,为人研制脑疾病模型猴奠定了基础。这项科研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计算机领域    B. 航天技术领域    C. 原子能领域    D. 生物工程领域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汽车厂家,在全世界采购零配件,价格低,质量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促进了汽车配件的生产。这材料表明了

A.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C.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

D.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大

 

查看答案

下图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走上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A. 面临美苏争霸的威胁    B. 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经济萧条

C. 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D. 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