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美关系是20世纪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

中美关系是20世纪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五:4月7日,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所谓“2014年确认‘台湾关系法’与军舰移转法案”,要求政府应对台出售巡防舰.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 中方要求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不要损害中美关系,不要让中美关系曲折发展. 

(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2)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有何重要的意义? 

(4)2014年,奥巴马在海牙会见习近平时重申,在台湾问题上美方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回答,影响“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对台军售”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什么危害?

 

(1)抗美援朝。孤立、遏制和封锁的态度。 (2)求同存异 (3)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5)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曲折发展,损害中美利益。 【解析】(1)①根据材料一 “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抗美援朝; ②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封锁的政策。 (2)①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制度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中国是社会主义; ②根据材料三,体现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3)根据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由“两国建交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5)①根据材料五,影响“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台湾问题;②由“美国“对台军售”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美方必须认清对台军售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会损害中美关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材料二)坚持“一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材料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说的?他在哪一次会议上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指的是什么?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哪一年?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4)如何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30多年前开始的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农民、农村和农业,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要进行了什么运动?其法律依据是什么?这一运动使哪个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有哪些?在改造中采取了什么方法?)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实行的哪一政策成功的引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4)党和政府实行上述政策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材料一: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⑴请你写出开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展览二:领袖风采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展览三:开放新诗篇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观察图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成果与实践 

请回答:(1)“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哪场革命?

(2)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

 

  

  

革命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召开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建设

“一五”计划

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共八大

 

(3)哪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同时做出什么伟大决策?哪次会议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