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经过隋唐两代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经过隋唐两代的发展,在宋代得以完善,被利玛窦等人介绍到西方,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根源,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在中国实行1300多年的科举制,虽然已衰落、废除,但在它发展、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并不是一直像过街老鼠一样,被当成束缚人才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而人人喊打。”

请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与完善和我们教材中的提法有些不同,教材中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时期?殿试制度又是谁创立的?

(2)科举制度在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3)在明清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变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还存在着哪些弊端?

 

(1)隋炀帝 武则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重诗赋,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两点即可) (3)科举制是以选官为目的的(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我们今天的考试则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有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实践等弊端,这些都应该逐步得到改善。(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科举考试重诗赋,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以选官为目的的。我们今天的考试则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但是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实践等弊端,这些都应该逐步得到改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查看答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 设立特务机构

B. 制造文字狱

C. 实习八股取士

D. 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查看答案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C.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D.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商帮活跃,其中最著名的是

①徽商     ②闽商     ③ 晋商    ④ 京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