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圉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反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情景,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只要答出“独立、自主、和平”字样即可赋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果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也可赋分)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思相近即可赋分);中美建交(只要符合题意即可赋分) 【解析】(1) 依据材料一的“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根据材料二的“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议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片名为 “乔的笑”。1971年乔冠华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议,乔冠华开怀大笑,被记者拍下这一时刻。由此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就是这一情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 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分,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我国澳门又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

(2)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 和平与发展

B. 全球化与多极化

C. 开放与繁荣

D. 合作与竞争

 

查看答案

2008年8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举办

A. 悉尼

B. 伦敦

C. 北京

D. 东京

 

查看答案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查看答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