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危难中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习近平同志强调,知识分子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独特的...

危难中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习近平同志强调,知识分子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独特的智慧和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1)“是书”指的是哪本书?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的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胡适自传》

(2)谁将《天演论》翻译介绍到中国?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了解的只是“优胜劣败”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天演论》对当时的中国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孙中山全集》

(3)孙中山认为“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的区别是什么?他的哪一思想体现了“国民革命”的内涵?

材料四  (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丨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据材料四,指出“这次胜利”是哪一次革命的胜利?李大钊是怎样看待“这次胜利”的?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说明在民族复兴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1)《海国图志》。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帮助人们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任答1点) (2)严复。 民族危机严重,迫切需要救亡图存。 促使民众思想解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任答1点) (3)英雄革命:推翻民族压迫。 国民革命:除了推翻民族压迫,还要变革国体民生;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任答1点) 三民主义。 (4)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民主主义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 (5)探求救国救亡的道路,推动民族复兴。(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帮助人们开阔视野,便于人们了解世界。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将《天演论》翻译到中国。依据材料二的“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迫切需要救亡图存,所以大多数中国人了解的只是“优胜劣败”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天演论》中,严复宣传“优胜劣败”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观点,促使民众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 (3)根据材料三的“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故前代为英雄革命”可知英雄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民族压迫。根据材料三的“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可以概括出国民革命的任务除了推翻民族压迫,还要变革国体民生,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现了“国民革命”的内涵。 (4) 据材料四的“(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胜利”指的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从材料四的“(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表明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看法是: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民主主义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严复和李大钊都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在民族复兴过程中,他们探求救国救亡的道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史实: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

——卜宪群《中国通史》

推论:汉武帝确立儒学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禁绝了其他学说。(    )

(2)史实:(1919年)正当学生们顽强坚持斗争的时候,上海工人从6月5日起自动举行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工人罢工的浪潮迅速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推论: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史实:淮海战役中,供应前方的物资需要,全靠民众踊跃地肩挑背负、小车推送。整个战役中,共有民工五百四十三万人次,运送弹药一千四百六十多万斤、粮食九亿六千万斤。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推论:淮海战役中,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作战。      

(4)史实: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推论: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5)史实:1933年3月9日,参、众两院通过《银行紧急法案》……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业危机。5月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复兴署”,明确劳工的权利,整顿危机中的美国工业。

——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推论:美国采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来扭转经济形势。

(6)史实:《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使欧洲走上了统一的道路,扩大了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欧洲人现在可以自由去往任何国家,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他们出国只需要有统一的欧共体护照就可以了。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推论:欧洲加强联合,形成统一的国家。  (  ▲  )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不需要建立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是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等。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政治多极化的需要    D. 国家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查看答案

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下列漫画反映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铁幕演说”的发表    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查看答案

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A. 农奴制的废除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它”是指

A. 《共产党宣言》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权利法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