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 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的历史功绩。故B不符合题意;“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故C不符合题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由此可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下列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题文)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

A. 皇帝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题文)沟通与交流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二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某次国际会议的决议

材料三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2018年4月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4月4日,中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中国对原产于美国106项商品加征关税。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启动争端解决程序。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1)试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出自哪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与会国之间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异”“同”?

(2)材料二决议出自哪次国际会议?这一决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试据材料四概括中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你认为从材料一、二、三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能吸取怎样的智慧?

 

查看答案

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华同学课外阅读了周扬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并在读书会上与同学们分享,请你也来参加活动吧。

(1)下表是按照该书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大事》目录编制而成,请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入选大事

时间

入选理由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 年

           

93

           

1950-1953 年

捍卫朝鲜独立,维护中国安全

9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 年

        

96

         

1978 年

新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9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

99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2003 年

实现载人飞天梦

100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

2008 年

百年奥运梦终圆

 

(2)除表中列出的大事以外,你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还可以增加哪一件“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并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大事,概括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怎样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4)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