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2“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1)此材料应写于宋朝,因为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2)从材料1中得出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从材料2中看出已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两则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 (3)在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最早应写于宋朝,因为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2)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1中得出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从材料2中看出已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两则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指南针的传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这一时期三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2)材料一所说的“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宋朝还向哪些政权纳过“岁币”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战役是哪次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共同原因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史实。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查看答案

为什么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但又极其重要的朝代”?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封渤海郡王

B. 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实行改土归流

 

查看答案

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②汉武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③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④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