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科举制 材料一在未来的三天两夜里,这些连成片的JJ屋就是考生的居所(见下...

(题文)科举制

材料一在未来的三天两夜里,这些连成片的JJ屋就是考生的居所(见下图),他们要在这里按考官公布的题目写下

“八股丈99——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丈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郊……

——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场景开始出现于哪一朝代?“考官公布的题目”来自哪些书籍?

(2)材料一中选官制度的取士标准是什么?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据材料二,说明顾炎武抨击八股文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客观评价科举制?

 

(1)明朝。四书五经。 (2)考试成绩。隋炀帝设进士科。不利于人才发展(败坏人才:禁锢人们的思想)。 (3)积极: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推动了教育发展;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消极: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培养的是皇帝旨义的顺从者。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考官公布的题目写下“八股丈99——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丈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由此可知开始的文章分八个部分。结合课本所学,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四五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问题,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2)依据材料一“考生的居所”“考官公布的题目”说明选官制度是通过参加考试,由此得出:取士标准是考试成绩;结合课本所学,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由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由此得出八股取士败坏人材,即不利于人材的发展。 (3)依据课本所学,科举制的诞生后,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可以参加考试,凭才学做官,由此得出科举制积极的作用: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推动了教育发展;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由材料二明朝的八股取士的影响,得出: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培养的是皇帝旨义的顺从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

B. 李时珍搜集和整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写出《本草纲目》

C.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D. 清朝文字狱的推行,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查看答案

“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无法割裂开的,因为结果孕育在原因之中。”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

戚继光抗击倭寇

巩固西北边疆

B

蒙古族建立元朝

京剧产生

C

雅克萨之战胜利

土尔扈特部回归

D

唐中期以来节度使权势加大

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下图所示文物可以作为证据证明

A. 元朝对新疆的管辖

B. 明朝对蒙古的统治

C. 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D. 清朝对台湾的治理

 

查看答案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其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三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①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②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③人民的辛勤劳作

④人口数量的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所装载货物的重量有严格限制,船上所有人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该政策

A. 扭转了财政危机

B. 禁绝了海外贸易

C. 导致了国家闭塞

D. 抵御了外来侵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