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小叨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州之战,‘宋夏和战,‘岳飞抗...

小叨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州之战,‘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 和平鼎盛的统一王朝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C 【解析】依据题干“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小明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评论的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查看答案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 唐: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

B. 宋: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

C. 明:帝国的专制统治

D. 清: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

 

查看答案

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A. 五代十国的更迭

B. 安史之乱的影响

C. 君主暴政的危害

D. 黄巢起义的破坏

 

查看答案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了

A. 中外文化交流

B. 民族交往与交融

C. 南方经济发展

D. 边疆地区的开发

 

查看答案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文字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 筒车

B. 曲辕犁

C. 耧车

D. 秧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