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

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曹子建

 

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朝涌现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A项符合题意;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圣”。B项不合题意;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豪放派的词人的代表。C项不合题意;曹子建三国魏诗人,代表作《洛神赋》。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大运河的最北端在( )

A. 余杭    B. 涿郡    C. 长安    D. 洛阳

 

查看答案

隋朝的建立者是(   

A. 杨坚    B. 杨广    C. 杨勇    D. 杨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万里是中国改革的先锋、闯将。万里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1978年安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旱,许多地方200多天没有下过透雨,万里十分着急,他召集省委常委们研究对策。会上,安徽省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地度荒”,即借一部分土地给社员种麦……“借地度荒”之后,在肥西县山南区诱发了“包产到户”。不久后,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又秘密把全村土地分到了农民手中,年底产量迅速提高。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成为全公社的“冒尖队”,全年粮食总产量13.9万斤,相当于本队1966年至1970年5年产量的总和。“要吃米,找万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流行的这样一句民谣,表明了老百姓对于农村改革的拥护。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十五期《人民生活就是最大的政治 万里:中国改革的高级工程师》

请回答: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最先从哪开始?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丧失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

材料二  印度、缅甸等亚洲国家人民也历来崇尚仁爱、慈善、和平的价值观。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代表团参加26届联合国大会的报道

材料四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2)据材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人类文明哪些可贵的价值观?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远影响?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并指出在会上我国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

(4)结合材料四,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影响?

(5)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史实,分析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写出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材料三图的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有何经验值得后人借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