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淳于越、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这些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1)分封制;巩固统治。 (2)秦朝是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3)秦始皇:郡县制;唐太宗:合并州县;元世祖:行中书省(行省制);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试题(1)依据材料“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2)依据材料“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可知淳于越认为分封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主张实行分封制,依据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李斯强调分封制导致了诸侯割据,战乱不已因此反对分封制,主张郡县制 (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秦始皇:郡县制 唐太宗:合并州县 元世祖:行中书省(行省制) 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 (4)秦始皇:郡县制 唐太宗:合并州县 元世祖:行中书省(行省制)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等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①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点。

②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观点,进行论述。

 

查看答案

“群山转翠半已春,岳王庙前渐游人。风波亭外臣子恨,西子湖畔武穆魂。重整河山终是梦,精忠报国只羁身……”下列事件与诗中“臣子”有关的是(  )

A. 澶渊之盟    B. 宋夏议和    C. 郾城大捷    D. 宋金和议

 

查看答案

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

A. 马球    B. 赛马    C. 蹴鞠    D. 秋千

 

查看答案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要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铁木真被推为各部共同的大汗

B. 蒙古军队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C. 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 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D.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