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声炸响,一朵蘑菇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声炸响,一朵蘑菇状的烟云冉冉升起……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作。

材料三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20世纪70年以后为3,-5年。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一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1)材料一中图1和图别反映的是什么科技发明?图2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的“一声炸响”是指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反映了科技与经济有何关系?

 

(1)火药;蒸汽机;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 (2)新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4年。 (3)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解析】(1)根据图1可知这是火药的发明;根据图2可知这是蒸汽机的发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一朵蘑菇状的烟云冉冉升起”“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声炸响”是指1964年新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20世纪70年以后为3-5年。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05年,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开启。期间,明政府船队曾三次遣使访问菲律宾群岛诸国。1417年,菲律宾群岛上的苏禄三位国王率领眷属、侍人共340多人组成庞大的友好使团回访明朝,受到永乐帝的空前礼遇。

材料二1895年4月10日,马关春帆楼,中日两国代表举行第五轮谈判。伊藤博文:“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博文:“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材料三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海行动”指的是什么?该“行动”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最终签署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与哪国交涉“主权问题”?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对外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太空中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这是下列哪一技术的成功应用

A. 空间技术

B. 原子能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电子计算机技术

 

查看答案

二战后,欧洲经济濒于崩溃,为帮助欧洲复兴,美国实行了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

D. 建立“华约,,

 

查看答案

对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发展最正确的表述是

A. 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 经济“滞胀”时期

C. “新经济时代”

D. 知识经济时代

 

查看答案

1945年4月30日,英勇的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帝国议会大厦的屋顶。与此有关的战役是

A. 诺曼底登陆

B. 攻克柏林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德军突袭苏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