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①是宋代的拔秧工具秧马,故①不符合题意;图②是唐朝农民改进的劳动工具曲辕犁,故②符合题意;图③是唐朝农民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故③符合题意;图④是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故④不符合题意。故②③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 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

C.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为此,唐太宗(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扩充国学规模    C. 注重虚心纳谏    D. 加强边疆管辖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 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清朝疆域图

(1)写出清朝对A地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清朝时B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

(2)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

(3)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

出此时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4分)

2)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

民族政权之间(1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2分)

4)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2分)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2分)

5)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